• 学校主页
  • 邮箱登录
  • English
  • 研究Research
    • 社会政策
    • 技术与产业政策
    • 战略与外交政策
    • 全球智库追踪
  • 动态Activity
    • 新闻
    • 媒体报道
    • 交流
  • 会议Conference
    • 国际会议
    • 未来论坛
    • 明远讲坛
    • 学术研讨
  • 团队People
  • 成果Publication
    • 政策报告
    • 出版物
    • 期刊
    • 新媒体
    • 项目
  • 党建Leadership
  • 关于我们About Us
    • 愿景
    • 大事记
    • 学术委员会
    • 组织架构
    • 研究领域
      • 战略与外交政策
      • 社会政策
      • 技术与产业政策
      • 行政支持团队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研究

  • 社会政策
  • 技术与产业政策
  • 战略与外交政策
  • 全球智库追踪
  • 技术与产业政策

  • 首页  研究  技术与产业政策
  • 25 2024-11
    张心旖:数字开放治理,除了开放还要做什么?
    随着世界范围内保护主义政治思潮的抬头、逆全球化策略不断推行、超级全球化时代“自由开放”叙事的破产,作为新兴技术和经济发展要素的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的全球流动严重受阻。但要破除数字保护主义、实现数字开放治理,并非简单的解除禁令、删除限制条款或者补贴技术创新就能保证实现。
    了解详情
  • 24 2024-11
    观点集锦|郑永年:中国的经济学要直面中国经济问题
    了解详情
  • 22 2024-11
    杨庭轩:在AI时代,反思技术与人才的关系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拓展,机器正在更多领域逐步超越人类智能。如何在技术逻辑之外重申人类价值,如何让“类人”的AI赋能而非取代人,将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长期课题。 IPP研究助理杨庭轩指出,未来的技术发展路径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技术决定论”的影响,但通过人才培养和教育创新,我们可以保持人类的独立性和多样性,将技术应用引导至对人类有益的方向,从而在社会结构和文化变迁中保有人类的核心价值。
    了解详情
  • 21 2024-11
    庄文越:中国的“制造业之痛”,如何化解?
    机床,又称“工业母机”。作为“制造机器的机器”,其在整个工业产业链中占据核心位置。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目前已是全球最大的机床生产和消费国,低端和中端机床已基本实现自主可控。 然而,目前高端机床国产化率仍不容乐观,在技术精密度上仍与日、德等国家有差距,成为被“卡脖子” 的领域之一。另一方面,技术开发成本高、周期长,下游市场开拓难以及行业离散化等特征共同构成了高端机床研发和产业化的多重挑战。 中国...
    了解详情
  • 18 2024-11
    杨庭轩:中国新能源汽车如何开拓欧亚市场?通过研究俄罗斯市场,我们有这些发现
    今年1至9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到92.8万辆,同比增长12.5%,出口势头良好,产品远销东南亚、拉美、大洋洲及非洲多国。但与此同时,在拓展海外市场的过程中,贸易壁垒提高、全球市场竞争加剧、政策调整、技术与环保标准收严等因素也在倒逼中国车企不断调整“出海”思路。 IPP研究助理杨庭轩以俄罗斯市场为例,分析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复杂国际环境下实现市场扩展的路径,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国际化策略和发展建议。
    了解详情
  • 17 2024-11
    郑永年: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三驾马车”
    特朗普强势回归,各界普遍预计,他在第二任任期内将进一步深化对华贸易战、科技战。在外部制约可能升级的背景下,中国如何在关键赛道弥合差距,实现“弯道超车”?企业国际交流、技术合作面临进一步“断链”风险,该如何谋求发展空间?
    了解详情
  • 13 2024-11
    IPP国际会议|林辉煌:为什么不要让搞乡村研究的社会学者来讲人工智能?
    了解详情
  • 11 2024-11
    IPP国际会议|黄铠:通用人工智能与具身机器人的蓬勃发展是激活数字经济与全民医疗的关键
    黄铠教授在演讲中指出,人工智能作为人类文明与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正在深刻重塑经济、社会和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从多模态大语言模型、具身智能、数字经济和AI基础设施等多个维度,剖析了AI的最新进展与未来应用前景,强调了人工智能在医疗、教育、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广泛潜力。同时,他也指出,AI的快速发展伴随的社会风险不容忽视,呼吁各界做好迎接完全自动化世界的准备。
    了解详情
  • 13 2024-10
    IPP国际会议|蒋余浩:中国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路径研究——基于“非线性创新观”的探索
    9月21日至22日,以“人工智能与未来世界”为主题的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简称“IPP”)第十一届国际会议在广州南沙召开。在分议题“AI治理与开放世界”中,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IPP)研究员蒋余浩教授以“中国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路径研究——基于‘非线性创新观’的探索”为题发表演讲。 蒋余浩教授在演讲中指出,需要警惕产业界及科技巨头单方面主导AI发展的趋势。他认为,产业界在AI发展领域的一支独大会使本就不...
    了解详情
  • 10 2024-10
    郑永年:AI假装是人类,中美怎么办?|IPP国际会议
    9月21日至22日,以“人工智能与未来世界”为主题的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简称“IPP”)第十一届国际会议在广州南沙召开。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郑永年教授以在本次会议上以“人工智能的竞争合作与未来国际秩序”为主题发表主旨演讲。 郑永年教授从国际关系的角度探讨了人工智能对国际政治的深远影响。他表示,人类正...
    了解详情
  •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47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3/5 跳转到 
IPP团队
  • 政策报告
  • 研究团队
  • 名家专栏
  • 政策评论
  • 学术会议
  • 专题研究
  • IPP文库
  • IPP动态
  • 媒体报道
友情链接
  • 华南理工大学
  • 香港中文大学|公共政策学院
  • 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
  • 中国社会科学院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联系方式
  • 政策咨询:(8620)87111850
  • 公共关系:(8620)87112340
  • 地址:中国 广州 天河区 五山路381号汽车科技大楼15楼
  • 邮编:510640
社交媒体

Copyright 2023 © Institute of Public Polic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050843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