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1月: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正式成立。
2013年
8月:举办第一届IPP国际学术会议,主题为“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国际经验与中国改革”。
2014年
6月:中标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决策咨询制度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研究”。
8月: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正式合作,举办第二届IPP国际学术会议,主题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公共政策:回顾与展望。
2015年
8月:举办第三届IPP国际学术会议,会议主题为“新人本主义、治理与可持续发展。
12月:获批成为国家首批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
2016年
5月:研究院传播中心主任李明波接受卡塔尔半岛电视台(阿拉伯语)专访,向阿拉伯国家读者介绍了中国政府如何看待中东。
8月:举办第四届IPP国际学术会议,会议主题为“当代世界的秩序与治理”。
2017年
2月:举办学术会议“特朗普新政与中美关系的新动向”。
3月:郑永年教授接受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专访 。
4月:举办学术研讨会“贫困治理与公共政策”。
6月:IPP研究员李海滨“社会生态学视角下中国弱势儿童的抗逆力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立项。
6月:IPP研究员谭锐“城市产业升级政策化解房地产泡沫的机制及效应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立项。
8月:举办第五届IPP国际学术会议,主题为“发展与贫困:中国和世界的经验”。
10月:与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达成协议。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每年将派遣学生前往公共政策研究院实习。
10月:郑永年教授接受中央电视台十九大专题电视节目《不忘初心继续前行》采访。
10月:承办广东省社科联2017年南方智库论坛分会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研讨会。
11月:纳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中国核心智库”榜单。
11月:举办学术会议“印太的概念的兴起及对中国的潜在影响。
11月:与韩国驻广州总领事馆联合主办纪念中韩建交25周年学术研讨会。
11月: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学术研讨会。
2018年
1月:和全球170家顶尖智库联合举办智库学术研讨会暨全球智库2017报告发布会,主题是“数字时代的智库重要性”(Why Think Tanks Matter in the Era of Digital )。
1月:研究院院长助理林辉煌接受人民日报•侠客岛采访。
4月:微信公众号“IPP评论”入选全国时政自媒体20强。
4月:获评“粤治—治理能力现代化”2017-2018年广东优秀案例。
4月:举办大型学术会议“失序的时代与中东秩序重构”。
4月:举办学术会议“中美关系的新时代与新动向”。
5月:郑永年教授在美国主流大报《华盛顿邮报》发表长篇评论文章《中美科技民族主义的冲突》。
6月:举办“新时代港澳台青年发展新动向”学术研讨会。
6月:IPP副研究员许少民“‘后真相’时代下中国公共外交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立项。
7月:举办学术研讨会“珠三角的土地:政治、经济与社会”。
8月:举办第六届IPP国际学术会议,主题为“大都市圈建设与城市化的未来:世界与中国”。
10月,召开“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系列学术会议之“中美战略竞合与中国外交前景”。
12月,召开“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系列学术会议之“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中国社会治理:经验与教训”学术研讨会。
12月,召开“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系列学术会议之“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制度、技术与发展”学术研讨会。
2019年
3月:召开“阿富汗最新局势与走向”内部学术研讨会。
8月:举办第七届IPP国际学术会议,主题为“文明与国家治理:西方和非西方”。
2020年
3月:郑永年教授接受新华社采访,“国际社会唯有携手合作共同应对才能最终战胜病毒”。
6月:郑永年教授接受人民日报•侠客岛采访,“美国乱局会如何收场”。
8月:举办“香港青少年国民教育及身份认同”研讨会。
9月:IPP研究员蒋余浩“数字时代推进包容性增长的国家赋能理论及治理创新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立项。
9月:IPP研究员李海滨“困境儿童的风险识别和社会支持体系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立项。
10月:举办主题为“特朗普时期中美关系的回顾与中国未来的战略选择”的高级别闭门研讨会。
2021年
4月:举办“香港基本法:回顾与前瞻”的闭门学术研讨会。
4月:举办“生产力发展和宏观经济进步”的项目汇报会。
8月:举办2021年IPP国际会议(线上会议), 主题为“多元主义、多边主义与世界秩序”。
11月:举办 “平台经济与工作——旨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发展与战略(Platform Economy and Work,Developments and Strategies for Social Progress)” 学术研讨会。
12月:郑永年教授接受央视新闻《相对论•跨年之问》采访,“美国完全是根据‘听不听话’来定义民主的,这不是一个‘民主峰会’,而是一种‘行为艺术’”。
12月:与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当代港澳研究》合办 “第一届粤港澳青年论坛:人才流动与政策”研讨会。
2022年
2月:研究院微信公众号(IPP评论)刊发的评论文章《郑永年:乌克兰战争与世界秩序重建?》,被美国两大主流大报《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大篇幅引用。
3月:德国目前最有影响力和权威性的主流媒体之一的《时代周报》刊发郑永年教授的专访文章,向德国读者详细解释了乌克兰战争背景下的中俄关系。
6月:与兰州大学阿富汗研究中心联合举办“2022新形势下的阿富汗问题研讨会”。
7月:与清华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联合举办“转型中的德国政治与外交政策”线上对话会。
8月:举办2022年IPP国际会议(线上会议),主题为“中国与世界的共同富裕之道”。
8月:召开“数字技术创新与中国新发展”学术研讨会。
9月:IPP助理研究员戴明洁“新时代住房保障从生产主义向发展主义转型的理论构建和路径探索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立项。
2023年
1月:广东省委宣传部在IPP设立华南理工大学对外传播研究基地。
4月:首届大湾区“未来论坛”暨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落户南沙签约仪式在广州南沙举行。
6月:由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IPP)主办,中共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委员会政策研究和创新办公室协办的第二届大湾区“未来论坛”——世界新发展与中国数字经济战略主题论坛在广州南沙越秀喜来登酒店举行。
10月:举办第十届IPP国际学术会议,主题为“多元现代性与世界新秩序”。
12月:由IPP主办的IPP“未来论坛”第三期——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与共同富裕学术研讨会,暨南沙区“百千万工程”专家智库启动会、“广东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模式”课题成果发布会在广州南沙举行。
2024年
3月:与《探索与争鸣》杂志社联合主办第三届全国优秀青年学人年度论坛分论坛——“文化认同:全球时代的国家认同与文化的多样性审思”研讨会。
5月:由IPP和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GIG)主办的IPP“未来论坛”第四期——“跨越中等技术陷阱: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主题论坛在广州南沙国际人才港举办。
6月:在广州举办“东南亚的和平与未来”学术研讨会。
6月:IPP受邀加入“世界政党智库合作联盟”。
8月:由IPP研究员蒋余浩教授领衔的“广东新质生产力政策研究中心”获批为“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新型智库”。
9月:第十一届IPP国际会议——“人工智能与未来世界”在广州南沙召开。
11月:郑永年教授受聘为华南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顾问委员
11月:由IPP主办的“科学经济学前沿研讨会(2024冬季)——科学技术与新质生产力”在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笃行楼成功举办。
12月:由华南理工大学主办、IPP作为共同承办单位的“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激发创新活力内生动力”——2024年度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广州智库论坛在广州召开。
12月:IPP受邀参加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今日广东国际传播研究院成立大会暨“读懂湾区”国际传播研讨会,并加入全球大湾区智库联盟。
2025年
1月:IPP正式获批成为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中央网信办)“舆情合作培育单位(2025-2026年度)”。
3月:由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IPP及社会科学处联合主办的“人类决策与人工智能:选择与治理”国际研讨会在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成功召开。
4月:由意大利国家应用经济研究大学中心(CiMET)、IPP及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联合主办的结构转型与产业政策学术沙龙成功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