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邮箱登录
English
研究
Research
社会政策
技术与产业政策
战略与外交政策
全球智库追踪
动态
Activity
新闻
媒体报道
交流
会议
Conference
国际会议
未来论坛
明远讲坛
学术研讨
团队
People
成果
Publication
政策报告
出版物
期刊
新媒体
项目
党建
Leadership
关于我们
About Us
愿景
大事记
学术委员会
组织架构
研究领域
战略与外交政策
社会政策
技术与产业政策
行政支持团队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研究
社会政策
技术与产业政策
战略与外交政策
全球智库追踪
技术与产业政策
首页
研究
技术与产业政策
22
2025-06
郑永年: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秩序
近日,今年第4期《中国科学院院刊》刊发了由IPP学术委员会主席郑永年教授撰写的文章,文章标题为《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秩序》。文章指出,人工智能对人类带来的挑战之一是其“去智化”功能正在产生“人工智残”现象,即由于滥用人工智能相关工具,导致人类自我智力伤害,从而对社会秩序产生深刻影响。
了解详情
21
2025-06
IPP专访|廖凯:稳定币热潮背后,有何暗流?
为何近期全球互联网大厂纷纷计划发行稳定币?美国的《GENIUS法案》计划发行的稳定币,是否真的能为美债提供支撑?美国和香港的稳定币法案有哪些不同,分别体现出怎样的发展思路?中国应如何看待稳定币?IPP近日采访了海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研究员廖凯,邀请他围绕全球近期稳定币热潮背后的深层次动因、美中各自如何利用稳定币进行战略布局以及中国在稳定币监管与管理方面等方面的话题展开解读,为我们更好理解全球数字货币竞争...
了解详情
30
2025-04
IPP举行南沙“跨境双总部”政策调研并提出实施建议
2025年4月3日,广东省南沙办组织召开关于“跨境双总部”政策的专题研讨会议,探讨如何在外汇管理、税收政策、监管模式等方面推动跨境双总部机制的实施,南沙区外管局、政研室、司法局、商务局、国资局、税务局、海关等多个部门的相关人员参加本次会议。随后,IPP还组织研究团队于2025年4月25日赴港科大(广州)调研相关情况。
了解详情
21
2025-04
政策聚焦|智能驾驶进入“实测 PK”时代:政策如何引导产业发展?
2025年4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组织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会议强调,汽车生产企业要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切实担负起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切实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水平。
了解详情
17
2025-02
广州市创新链与港澳人才链融合路径探索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本文研究天河区如何大力激发已有的创新资源和人才资源优势,强化创新链与港澳、海归高层次人才链深度融合(以下简称“两链融合”),探索创新主体高效联动、创新资源高效配置的实现路径。
了解详情
02
2025-02
DeepSeek“出圈”下一步:我国如何构建AI新变革与创新环境?
与大城市越来越来寡淡的年味形成鲜明对照,DeepSeek在近期火爆出圈,引发了各界人士的热情关注。 不去探究复杂的技术问题,DeepSeek至少有两点是外行普通人特别感兴趣的,一是坚持自主研发,通过与国际科技产业前沿的对话,形成自主的技术路线和科研组织模式,二是坚持开源技术路线,通过多原理和技术集成,实现了相比于许多闭源大模型的成本优势,这就能在较短时间内建立了庞大的用户群。
了解详情
13
2025-01
郑永年×黄铠×袁晓辉×刘磊×刘少山:人工智能社会的机遇与挑战|IPP国际会议圆桌实录
9月21日至22日,以“人工智能与未来世界”为主题的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简称“IPP”)第十一届国际会议在广州南沙举行。 在首日会议的圆桌讨论环节,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荣休讲座教授黄铠,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郑永年,腾讯研究院资深专家袁晓辉,百度高校合作部高级经理刘磊四位专家学者,从技术革命、全球治理到社...
了解详情
08
2025-01
郑戈:在Tiktok危机背后,左右为难的“数据安全”才是核心问题|IPP明远讲坛
近日,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向美国最高法院提出请求,要求暂停执行TikTok的强制出售令。虽然此次强制出售令的暂停可能暂时缓解TikTok面临的法律压力,但其背后一系列围绕数据跨域流动和国家安全的争议并未得到解决,甚至呈现出进一步复杂化的趋势。 TikTok的危机并非孤例。许多跨国科技公司在数据处理和业务运营中不得不面临复杂的法律环境。特别是当东道国的政策和法律存在冲突时,企业往往处于两难境地。 2024年中旬,上海交...
了解详情
05
2025-01
观点集锦|郑永年:有理由对中国经济保持乐观
进入2025年,全球经济复苏依旧乏力,分化态势进一步显现;贸易保护主义升温,地缘政治风险不减反增,出口渠道愈发收紧;国内需求收缩、预期转弱,结构性问题待解。中国经济正面临着严峻的内外部压力。 近日,郑永年教授接受了《新京报》等多家媒体专访,展望2025年的经济形势。郑永年教授指出,尽管存在多重风险,我们仍有充分的理由保持乐观。从当前经济形态来看,无论是中国的陆上经济、海洋经济,还是空中经济、数字经济,中...
了解详情
29
2024-12
观点集锦|郑永年:要减少可能影响创新的制度机制障碍
当前,全球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加剧,科技和产业竞争日趋激烈。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郑永年教授在多家媒体专访时表示,中国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涌现出一批独角兽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势头强劲。然而,由于市场化开发和应用不足,这些技术难以真正落地。他指出,关键在于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进一步推进体制机...
了解详情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47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
/
5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