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主页
  • 邮箱登录
  • English
  • 研究Research
    • 社会政策
    • 技术与产业政策
    • 战略与外交政策
    • 全球智库追踪
  • 动态Activity
    • 新闻
    • 媒体报道
    • 交流
  • 会议Conference
    • 国际会议
    • 未来论坛
    • 明远讲坛
    • 学术研讨
  • 团队People
  • 成果Publication
    • 政策报告
    • 出版物
    • 期刊
    • 新媒体
    • 项目
  • 党建Leadership
  • 关于我们About Us
    • 愿景
    • 大事记
    • 学术委员会
    • 组织架构
    • 研究领域
      • 战略与外交政策
      • 社会政策
      • 技术与产业政策
      • 行政支持团队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研究

  • 社会政策
  • 技术与产业政策
  • 战略与外交政策
  • 全球智库追踪
  • 社会政策

  • 首页  研究  社会政策
  • 18 2025-04
    林辉煌:应对关税战,中国有两大底气来源
    IPP研究员林辉煌认为,中国应对关税战有两大底气来源,一是总体工业生产能力这一“发动机”;二是乡村体制这一“稳定器”。其中,中国的总体工业生产能力作为基础性优势,能够降低成本并保持全球供应链依赖;而乡村体制作为一种弹性机制,能够帮助消化城市化和全球化进程中的风险,保障社会稳定。他强调,中国要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这样一来,不管外部环境如何变化,我们自可岿然不动。
    了解详情
  • 12 2025-02
    返乡随笔|村里的“会头”,跑路了
    “民间标会”是我国一种十分古老的信用互助形式。简单来说,发起人“会头”会拉入一帮人组成标会,会员每月缴纳一定的“会钱”,如果急需用钱可以在标会借,不需要借钱就把钱放着赚利息。然而,这一看似互助的金融形式实际上存在着诸多风险——一些标会会在后期出现诸如会头“卷钱跑路”、经营不善等问题,导致标会资金链断裂乃至“倒会”,令会员蒙受巨大损失。一些乡村标会的“倒会”案件,甚至还升级为影响社会治安的复杂问题。 ...
    了解详情
  • 10 2025-02
    戴明洁:城中村改造,如何成为保障性住房的发展契机?
    近日召开的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明确了激发制造业潜能、促进人才集聚、培育中小企业等发展方向。与此同时,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也已被中央及地方部门提上政策议程。实际上,城中村改造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牵涉政府、村民、产业方等多方利益,不仅关乎小微企业发展空间和人才安居等重要议题,还与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培育密切相关。 IPP副研究员戴明洁指出,科技强市与制造立市的同步推进,需要“量大...
    了解详情
  • 06 2025-02
    返乡随笔|行一:农村的“性安全”问题
    近年来,中国社会频发的性侵问题频发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发生在中国农村地区的性侵问题,又因其叠加传统社会结构的瓦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的社会观念的冲击等因素而显得尤其棘手。 中国农村研究者行一在新年返乡随笔中发现,发生在中国农村地区的“性安全”问题,尽管往往隐藏在深厚的水面之下,但却潜藏着巨大的社会风险。对此,如何进行预防和处置就显得十分重要。
    了解详情
  • 31 2025-01
    李婷:新一轮城中村改造,是否必要?
    城中村改造是重要的发展和民生工程。2024年11月15日,住建部、财政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城中村改造政策支持范围从最初的35个大城市扩大到近3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强调,要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和城中村等改造。就目前而言,多地在城中村改造开发过程中,仍面临资金平衡与债务风险、产业基础和生产生活业态遭破坏、烂尾楼现象频发等系统性问题。 IPP副研究员李婷认为,地方政府经济增长压力的疏解高度依...
    了解详情
  • 16 2024-12
    林辉煌:“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下一步怎么走?
    “百千万工程”是关系广东现代化建设全局的系统性工程,自2023年开启以来,广东各地形成了不少新做法、新经验。9月,广东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召开,对优化完善“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作出部署。日前,广东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会议,再次强调推动“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走深走实。 IPP研究员林辉煌指出,“百千万工程”从一开始就是牵涉众多领域的系统性工程,只有始终坚持以集成式改革为牵引,才可能取得突破性的改革...
    了解详情
  • 09 2024-12
    卢克玲: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向与功能的再思考
    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的制度政策,明确提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政策导向。但各地在探索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时,仍存在着资源整合、经营管理、效益分配等多个层面的现实困境,一些集体经济模式因缺乏市场化能力而难以为继。 IPP助理研究员卢克玲以某农业型村庄的文旅资源开发为例,揭示了部分农业型村庄在打造特色产业、发展集体经济过程中的遭遇的经营难题。她指出,在中西部地区,集体经济以及产业...
    了解详情
  • 04 2024-12
    杨庭轩:消费降级,线下社区商业如何发展?
    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消费主义“祛魅”的背景下,居民的消费形态正在不断变化。数据显示,当前消费市场呈现出理性化、个性化并存的趋势,线下便捷性、“体验式”消费涌现。与此同时,近来多地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大力打造多元化、多层次的社区消费场景。诸多利好条件下,社区商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IPP研究助理杨庭轩指出,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消费模式正在从传统的基础需求向高品质、多样化方向转变,而社区...
    了解详情
  • 27 2024-11
    杨庭轩:3500万失能老人,如何照护?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失能老年人已达约3500万,且数字仍在快速攀升。老年人患病率是总人口平均水平的4倍,带病生存时间超过8年,长期照护难题常让失能人员家庭在经济、心理上承受巨大负荷,“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现象较为普遍。 然而,在社会性、专业性、多层级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加的背景下,专业护理人员短缺,针对重度失能老人的养老服务、设施供给不均衡,长护险覆盖面不足等问题依旧突出。如何有效满足失能老人...
    了解详情
  • 15 2024-11
    李明令:能预判美国大选结果的义乌,是如何成为“世界超市”的?
    近期美国大选,义乌又“火”了一把。有网友调侃道,只要看哪个候选人的支持物料在义乌卖出更多,就可以预判谁是总统。虽然不甚严谨,但也反映了义乌在人们心目中的小商品统治地位。 曾经的义乌,因为没有资源,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村民靠着“鸡毛换糖”自谋生路,诞生了中国最初的小商品经济。从“鸡毛换糖”到“世界超市”,如今的义乌已成为闻名世界的商贸城市,进出口额突破5000亿元,与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经贸往来,常...
    了解详情
  •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22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1/3 跳转到 
IPP团队
  • 政策报告
  • 研究团队
  • 名家专栏
  • 政策评论
  • 学术会议
  • 专题研究
  • IPP文库
  • IPP动态
  • 媒体报道
友情链接
  • 华南理工大学
  • 香港中文大学|公共政策学院
  • 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
  • 中国社会科学院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联系方式
  • 政策咨询:(8620)87111850
  • 公共关系:(8620)87112340
  • 地址:中国 广州 天河区 五山路381号汽车科技大楼15楼
  • 邮编:510640
社交媒体

Copyright 2023 © Institute of Public Polic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050843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