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邮箱登录
English
研究
Research
社会政策
技术与产业政策
战略与外交政策
全球智库追踪
动态
Activity
新闻
媒体报道
交流
会议
Conference
国际会议
未来论坛
明远讲坛
学术研讨
团队
People
成果
Publication
政策报告
出版物
期刊
新媒体
项目
党建
Leadership
关于我们
About Us
愿景
大事记
学术委员会
组织架构
研究领域
战略与外交政策
社会政策
技术与产业政策
行政支持团队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研究
社会政策
技术与产业政策
战略与外交政策
全球智库追踪
社会政策
首页
研究
社会政策
18
2025-04
林辉煌:应对关税战,中国有两大底气来源
IPP研究员林辉煌认为,中国应对关税战有两大底气来源,一是总体工业生产能力这一“发动机”;二是乡村体制这一“稳定器”。其中,中国的总体工业生产能力作为基础性优势,能够降低成本并保持全球供应链依赖;而乡村体制作为一种弹性机制,能够帮助消化城市化和全球化进程中的风险,保障社会稳定。他强调,中国要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这样一来,不管外部环境如何变化,我们自可岿然不动。
了解详情
12
2025-02
返乡随笔|村里的“会头”,跑路了
“民间标会”是我国一种十分古老的信用互助形式。简单来说,发起人“会头”会拉入一帮人组成标会,会员每月缴纳一定的“会钱”,如果急需用钱可以在标会借,不需要借钱就把钱放着赚利息。然而,这一看似互助的金融形式实际上存在着诸多风险——一些标会会在后期出现诸如会头“卷钱跑路”、经营不善等问题,导致标会资金链断裂乃至“倒会”,令会员蒙受巨大损失。一些乡村标会的“倒会”案件,甚至还升级为影响社会治安的复杂问题。 ...
了解详情
10
2025-02
戴明洁:城中村改造,如何成为保障性住房的发展契机?
近日召开的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明确了激发制造业潜能、促进人才集聚、培育中小企业等发展方向。与此同时,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也已被中央及地方部门提上政策议程。实际上,城中村改造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牵涉政府、村民、产业方等多方利益,不仅关乎小微企业发展空间和人才安居等重要议题,还与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培育密切相关。 IPP副研究员戴明洁指出,科技强市与制造立市的同步推进,需要“量大...
了解详情
06
2025-02
返乡随笔|行一:农村的“性安全”问题
近年来,中国社会频发的性侵问题频发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发生在中国农村地区的性侵问题,又因其叠加传统社会结构的瓦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的社会观念的冲击等因素而显得尤其棘手。 中国农村研究者行一在新年返乡随笔中发现,发生在中国农村地区的“性安全”问题,尽管往往隐藏在深厚的水面之下,但却潜藏着巨大的社会风险。对此,如何进行预防和处置就显得十分重要。
了解详情
31
2025-01
李婷:新一轮城中村改造,是否必要?
城中村改造是重要的发展和民生工程。2024年11月15日,住建部、财政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城中村改造政策支持范围从最初的35个大城市扩大到近3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强调,要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和城中村等改造。就目前而言,多地在城中村改造开发过程中,仍面临资金平衡与债务风险、产业基础和生产生活业态遭破坏、烂尾楼现象频发等系统性问题。 IPP副研究员李婷认为,地方政府经济增长压力的疏解高度依...
了解详情
16
2024-12
林辉煌:“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下一步怎么走?
“百千万工程”是关系广东现代化建设全局的系统性工程,自2023年开启以来,广东各地形成了不少新做法、新经验。9月,广东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召开,对优化完善“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作出部署。日前,广东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会议,再次强调推动“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走深走实。 IPP研究员林辉煌指出,“百千万工程”从一开始就是牵涉众多领域的系统性工程,只有始终坚持以集成式改革为牵引,才可能取得突破性的改革...
了解详情
09
2024-12
卢克玲: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向与功能的再思考
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的制度政策,明确提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政策导向。但各地在探索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时,仍存在着资源整合、经营管理、效益分配等多个层面的现实困境,一些集体经济模式因缺乏市场化能力而难以为继。 IPP助理研究员卢克玲以某农业型村庄的文旅资源开发为例,揭示了部分农业型村庄在打造特色产业、发展集体经济过程中的遭遇的经营难题。她指出,在中西部地区,集体经济以及产业...
了解详情
04
2024-12
杨庭轩:消费降级,线下社区商业如何发展?
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消费主义“祛魅”的背景下,居民的消费形态正在不断变化。数据显示,当前消费市场呈现出理性化、个性化并存的趋势,线下便捷性、“体验式”消费涌现。与此同时,近来多地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大力打造多元化、多层次的社区消费场景。诸多利好条件下,社区商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IPP研究助理杨庭轩指出,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消费模式正在从传统的基础需求向高品质、多样化方向转变,而社区...
了解详情
27
2024-11
杨庭轩:3500万失能老人,如何照护?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失能老年人已达约3500万,且数字仍在快速攀升。老年人患病率是总人口平均水平的4倍,带病生存时间超过8年,长期照护难题常让失能人员家庭在经济、心理上承受巨大负荷,“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现象较为普遍。 然而,在社会性、专业性、多层级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加的背景下,专业护理人员短缺,针对重度失能老人的养老服务、设施供给不均衡,长护险覆盖面不足等问题依旧突出。如何有效满足失能老人...
了解详情
15
2024-11
李明令:能预判美国大选结果的义乌,是如何成为“世界超市”的?
近期美国大选,义乌又“火”了一把。有网友调侃道,只要看哪个候选人的支持物料在义乌卖出更多,就可以预判谁是总统。虽然不甚严谨,但也反映了义乌在人们心目中的小商品统治地位。 曾经的义乌,因为没有资源,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村民靠着“鸡毛换糖”自谋生路,诞生了中国最初的小商品经济。从“鸡毛换糖”到“世界超市”,如今的义乌已成为闻名世界的商贸城市,进出口额突破5000亿元,与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经贸往来,常...
了解详情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22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
/
3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