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锐、郑永年|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从历史和世界的维度(2024)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31日来源:公共政策研究院浏览次数:12


【关于本书】


作者:谭锐, 郑永年  

出版社:商务 

出版日期:2024/07/12

语言:繁体中文        

ISBN:9789620767234


  本书详细分析世界大型经济体的各自经济发展方向,以「国家」与「市场」两者之间的不同互动与关系,可以反映出一国的经济发展策略。作者以「制内市场」的概念,解释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而明白过去,推测未来。

  

【关于作者】

 

郑永年,中国问题专家,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博士,曾执教北大,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中国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国际中国研究杂志》(国际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和《东亚政策》主编,罗特里奇出版社《中国政策丛书》主编和世界科技书局《当代中国研究丛书》共同主编。历任北京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系助教、讲师,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资深研究员,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教授和研究主任。先后获得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会/麦克阿瑟基金会(1995~1997)和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2003~2005)研究基金的资助。

主要从事中国内部转型及其外部关系研究。近年来,先后出版专著20多部。其中,英文著作7部、中文著作22部,包括《未来三十年》《中国模式》《不确定的未来》《通往大国之路》《改革及其敌人》等。先后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如在《比较政治研究》《政治科学季刊》《第三世界季刊》等期刊上。

 

  谭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曾任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IPP)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2014-2023年)。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城市与区域经济,产业经济及科技政策。


【本书目录】


緒論

一、中國經濟增長之謎

二、國家與市場——一般性的分析框架

三、不斷變動的經濟發展模式

四、中國模式普適嗎?


第一章  追尋中西方差異的歷史根源

一、誰控制誰?

二、中國的政治經濟結構演變

三、西歐的政治經濟結構演變

四、中西方國家—市場關係的差異


第二章  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結構

一、從華盛頓共識到北京共識

二、理論競爭——誰能解釋中國經濟?

三、中國的制內市場體系

四、制內市場體系的演化與挑戰

五、中西方模式各自的問題


第三章  美國自由資本主義經濟的興衰

一、美國經濟的長期圖景

二、管制型資本主義

三、美國新自由主義體制的建立

四、新自由主義的結構性危機

五、美國資本主義的回擺


第四章  德國的社會市場經濟道路

一、德國——歐洲之鷹

二、德國經濟發展模式的結構

三、德國模式的挑戰

四、德國模式的未來


第五章  日本經濟增長模式的解體與轉型

一、回望日本

二、日本經濟的階梯

三、高速增長體制的結構

四、新體制的探索與演化

五、日本擁抱新自由主義的反思


第六章  從更廣闊的視野思考中國經濟發展模式

一、思考經濟發展模式的理論視角

二、經濟模式的比較視角

三、經濟模式的歷史視角

四、經濟模式的制度視角

五、向中國學甚麼?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