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本书】
作者: [新加坡] 王赓武 / [新加坡] 郑永年
出版社: 八方文化创作室
副标题: 从五四运动到当代
出版年: 2009-7
页数: 382
定价: NT$350
ISBN: 9789812839992
为了纪念五四运动九十周年,本书从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历年所发表的中文工作论文中选择了14篇论文,结集出版。所选择的论文分为以下四组。第一组包括黄贤强、丁伟志和顾昕的文章,讨论五四运动研究本身的一些主题如民主、自由、思想解放和知识分子的激进化等。这里特意收录黄贤强论中国近代的反教排外运动的文章,意在说明五四运动之前中国社会的封闭状况,从而揭示五四运动对中国的思想解放的意义。在第二组文章中,选择了郑永年和王赓武的文章,讨论五四运动之后中国各种主义的发展,主要集中于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在现代中国的发展及其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复兴。第三组文章收录了萧功秦、崔之元、许纪霖和申晓云的文章,讨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思想领域的各种主义之争,主要包括自由主义、新左派、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第四组收录江春泽、冷溶、任剑涛、肖滨和谢青霞的文章,聚焦于中国政府方面在改革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
对五四运动这样一场在中国现代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运动,任何轻易的结论都为时过早,政治性的结论更是站不住脚。不过,各种评价中所体现出来的态度倒也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五四运动尽管已经成为历史,但仍然具有深刻的现代性。无论从五四运动来反思现代还是从现代来反思五四运动,人们都可以看到这场运动的伟大性和其深刻的历史性。
今天的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大变局产生大问题,大问题的解决呼唤思想的大解放。而思想解放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各阶层一直在呼唤的。但是,如何才能真正实现思想的大解放呢?这里人们就能看到五四运动精神对今日中国的相关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所需要的是寻回五四,而非告别五四。
【关于作者】
郑永年,中国问题专家,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博士,曾执教北大,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中国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国际中国研究杂志》(国际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和《东亚政策》主编,罗特里奇出版社《中国政策丛书》主编和世界科技书局《当代中国研究丛书》共同主编。历任北京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系助教、讲师,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资深研究员,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教授和研究主任。先后获得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会/麦克阿瑟基金会(1995~1997)和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2003~2005)研究基金的资助。
主要从事中国内部转型及其外部关系研究。近年来,先后出版专著20多部。其中,英文著作7部、中文著作22部,包括《未来三十年》《中国模式》《不确定的未来》《通往大国之路》《改革及其敌人》等。先后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如在《比较政治研究》《政治科学季刊》《第三世界季刊》等期刊上。
【本书目录】
1 (p1): 动物化文图与近代中国的反教排外运动 黄贤强
29 (p2): 对五四新文化运动若干问题的再认识 丁伟志
41 (p3): 德先生是谁?——五四民主思潮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激进化 顾昕
73 (p4): 中国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研究 郑永年
95 (p5): 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复兴 王赓武
119 (p6): 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分化 萧功秦
151 (p7): 自由社会主义与中国的未来:小资产阶级宣言 崔之元
179 (p8): 合法与正义之间:论两种自由和民主——对自由主义与“新左派”论战的反思 许纪霖
219 (p9): 今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 申晓云
249 (p10): 20世纪世界重大事件之一: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经济转轨 江春泽
273 (p11): 江泽民时代的中国发展 冷溶
301 (p12): 中国政府体制改革的政治空间 任剑涛
329 (p13): 近30年来中国实施公民权利路线图——描述、解释与反思 肖滨
341 (p14): 对中国政党法治的几点思考 谢青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