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5日下午,IPP举办第21期“明远讲坛”。本次讲坛特邀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校长讲座教授、发展与治理学科部主任、发展与治理研究院院长陶然教授,以“城乡土地改革与城市更新创新模式”为题开展讲座。讲座吸引了来自社科界及政策研究机构的多位专家学者参与。

陶然教授主讲明远讲坛
陶然教授在讲座中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从计划经济时期再到改革开放的历史转折,直至当下的城市化进程与土地财政实践的历史逻辑,梳理了土地制度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他认为,中国发展模式之所以能够长期保持活力,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制度与政策在不同阶段实现了动态调整。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改革不仅是推动产业转型、保障财政稳定的重要支撑,更关系到城乡融合与社会公平。针对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困局,陶然建议中央应考虑以四套政策组合拳激活一二线城市楼市,并在“十五五”期间全面拉动有效投资和消费升级,有效对冲贸易战冲击。
在对谈环节,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管兵教授、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城市治理研究所副所长孙占卿博士、广州市委党校杨涛副教授,以及IPP研究人员郭海、李婷、戴明洁等,围绕城乡土地改革的现实困境、城市更新的多元模式、政府与市场的角色边界,以及土地财政与社会公平等议题,与陶然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

第二十一期“IPP明远讲坛”现场,与会学者与陶然教授进行交流
与会学者和听众一致表示,陶然教授的分析切中了中国发展与治理中现实且关键的问题,既使大家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解更加立体,也为地方土地政策研究与实践提供了不少启发。
陶然教授长期致力于新政治经济学、转型与发展的中国模式、公共财政与政府治理、城市化与土地制度等领域的研究。其著作《人地之间—中国增长模式下的城乡土地改革》,以对中国增长机制与城乡土地关系的系统分析,在学界和政策界均引发了重大反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