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年、黄彦杰 | 制约市场:中国国家主导型政治经济学(2021)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3日来源:公共政策研究院浏览次数:12

【关于本书】


作者: 郑永年 / 黄彦杰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中国国家主导型政治经济学

译者: 邱道隆

出版年: 2021-1-1

页数: 511

定价: 118.00元

ISBN: 9787213098727


  本书从中西比较的视野,探索了中国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历史及当代演变,并以“制内市场”的总体框架来揭示中国的国家和市场的关系。本书提出,“制内市场”是一种在中国的漫长历史中不断演进的政治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中,市场并非自主的、自我调节型的秩序,而是一个以国家为中心的秩序的组成部分,服从于国家治理的规制。具体体现为一个三层市场共存的等级制的结构:底层的自由市场经济,顶层的国家资本,以及介乎两者之间的政府机构和私营企业相互作用的中间地带。作者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全球化,中国国家、市场和社会之间的内部平衡不但关系中国自身未来的前景,也可能会对世界各地的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关于作者】


郑永年,中国问题专家,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博士,曾执教北大,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中国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国际中国研究杂志》(国际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和《东亚政策》主编,罗特里奇出版社《中国政策丛书》主编和世界科技书局《当代中国研究丛书》共同主编。历任北京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系助教、讲师,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资深研究员,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教授和研究主任。先后获得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会/麦克阿瑟基金会(1995~1997)和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2003~2005)研究基金的资助。

主要从事中国内部转型及其外部关系研究。近年来,先后出版专著20多部。其中,英文著作7部、中文著作22部,包括《未来三十年》《中国模式》《不确定的未来》《通往大国之路》《改革及其敌人》等。先后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如在《比较政治研究》《政治科学季刊》《第三世界季刊》等期刊上。


黄彦杰,哥伦比亚大学历史暨东亚系博士候选人,本科与硕士研究生分别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经济系(2008)与历史系(2015),曾任职于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


【本书目录】


导论

中国和市场经济 

中国和资本主义

中国及其当代经济奇迹 

研究计划和主要观点

本书的结构 


第一部分 理论


第一章 市场、国家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与中国 

西方的国家与市场

市场体制和资本主义 

市场体制和资本主义的历史性 

现代工业资本主义

凯恩斯主义 

新制度经济学 

发展型国家理论与东亚新兴工业经济体 

结语 


第二章 制内市场:一个中国的政治经济学理论 

中国的国家和经济 

帝制时期中国国家和经济的话语论述 

“两种市场”概念

中国的市场和市场体制 

结语 


第二部分 历史


第三章 帝制中国的国家和市场 

帝制国家、家庭和市场 

帝制时期政治经济的常态与非常态 

自治和统治 

帝国经济秩序的再造 

结语:帝制经济秩序的理想与现实 


第四章 现代中国政治经济的起源:地缘政治、大众动员和国家构建 

地缘政治、国家构建与现代中国政治经济 

晚清的危机与地方改革:1840—1895年 

晚清“新政”的国家构建实验及其后继者:1895—1927年 

党国的崛起与南京政府的10年:1920—1937年 

全面抗日战争和动员经济的年代:1937—1953年 

冷战时期动员经济的转型:1953—1979年 

结语:当代“制内市场”经济体制的起源 


第三部分 当代机制


第五章 基层资本和市场化:当代市场改革的动力 

当代市场化 

从边缘成长起来的市场:1978—1994年 

全面市场化:1994年以来国家主导的市场改革 

当代中国的市场化及其限度 


第六章 中间地带:国家和私营企业之间的纽带 

当代私营企业的来源 

伙伴关系模式:作为先行者的私营企业 

国家代理模式:国家作为主导行为者 

国家吸纳与主导的机制 

结语 


第七章 货币体制:财政和货币改革及其限度 

货币化:改革和结构变革 

打造一个新的宏观经济结构 

1994年后的地方金融与现金纽带 

结语:货币在“制内市场”体制和中国社会中的媒介作用 


第八章 国有资本:央企和经济主导 

“家庭自留地”理论和国有部门 

国有企业改革 

央企的扩张 

作为财政体制的央企 

作为政治行为者的央企 

作为经济行为者的央企 

央企的监管困境 


结语:国有企业与国家主导的动力 

总结 

“制内市场”的社会后果 

“制内市场”与中国政治体制 

全球背景下的“制内市场”体制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