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二:世界经济结构转型与全球治理
李青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GIIS)执行院长
结构性转型与全球产业链重组
结构性转型与全球产业链重组是当今全球经济格局演变中的两大核心趋势,二者相互影响、彼此促进。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正在重塑全球产业链;而劳动力、能源和数字化等因素则在推动产业的迁移与重组。如今,各国政策和贸易规则的调整在重新构建全球生产网络。数字化与智能化进程正在加速结构性转型的进程,而全球产业链的重构也呈现出新的特征。
嘉宾简介
李青,教授、博士生导师,“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中美富布赖特学者,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中国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副会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梅里·马达沙希(Mehri Madarshahi)
全球化智库(CCG)国际研究员、北京亚太交流与合作基金会副主席、联合国资深经济学家(荣休)、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客座教授
在分化的世界中前行:崛起的全球南方与多边主义的未来
当前全球格局日益碎片化。地缘政治竞争、贸易争端以及传统联盟关系的削弱,正持续侵蚀曾经相对稳固的国际秩序与经济合作基础。在权力结构不断演变的背景下,多边主义面临愈发沉重的压力。现有国际机制亟需新一轮重塑与谈判。
美国日趋内向、欧洲加速军事化,日本和韩国则面临经济增长乏力。这为新兴经济体——尤其是全球南方国家——在全球经济与外交舞台上发挥更大领导作用创造了机遇。中国、印度、印尼和墨西哥等新兴力量愈发自信地展现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尤其是中国,正积极抓住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等契机,在气候外交与绿色能源创新领域确立主导地位。这些国家通过深化贸易、推进基础设施投资以及倡导气候议题,努力成为全球治理的塑造者,而非仅是参与者。
与此同时,民族主义与民粹主义运动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均呈抬头之势,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合作的复杂性。技术变革所引发的社会疏离与经济边缘化,助长了保护主义思潮,并削弱了对国际主义与贸易开放的支持基础。
尽管挑战重重,全球合作仍蕴含机遇。全球南方国家正愈发积极地在公平发展、气候正义与技术合作等议题上发声,力求将共同利益置于意识形态分歧之上。要重振国际合作,亟需重申对外交手段、公平贸易体系、制度改革与包容性治理的坚定承诺。只要持续弥合分歧,正视全球性挑战的跨国性,一个更加稳定、协调的国际秩序仍有望实现。
嘉宾简介
梅里·马达沙希(Mehri Madarshahi)是联合国前高级经济学家,现任北京亚太交流与合作基金会副主席、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IPP)客座教授、全球化智库(CCG)国际研究员。她曾担任马克西姆新闻社、联合国外交新闻等媒体的欧洲通讯员,并当选卢森堡AMFIE信贷联合银行监事会成员。马达沙希教授在巴黎、纽约、日内瓦、香港等城市创立了多家协会与公司,致力于争端解决、环境保护与教育事业。她通过在深圳前海创建的“MAH”文化公司,积极推动国际交流,并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人居署及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等机构搭建文化与科学交流的桥梁。2011—2017年,她担任深圳市文化大使。她曾获美国阿斯彭研究所颁发的“文化外交奖”,并因将艺术与音乐作为国际交流媒介的创新实践而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表彰。自2013年以来,她担任多项学术职务,包括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客座教授和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等。
柯成兴(Danny Quah)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李嘉诚经济学讲座教授
没有“全球北方”,世界还能发展吗?
在过去八十年里,成功的经济发展通常依赖于一种模式,一方面着力推动国内的供给侧增长,另一方面借力外部的弹性需求。然而,随着尚未成型的多极格局逐渐浮现和多边主义的式微,这一模式正变得愈发难以为继。在缺乏“全球北方”参与的情况下,世界还能实现有效发展吗?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采取哪些举措?如果全球南方国家之间的协作十分重要,为什么南南合作较全球北方的合作更容易实现。
嘉宾简介
柯成兴(DannyQuah)是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兼李嘉诚经济学讲座教授。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世界秩序、经济增长与发展、不平等与收入流动性等。在关于国际秩序的研究中,他从国际体系的供给与需求两端出发,分析大国目标与国际社会诉求之间的差异;在收入流动性研究中,他对传统不平等叙事提出挑战,强调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以及各国发展经验的多样性。此外,柯教授还通过学术研究与公共评论,积极参与全球经济与地缘政治的话语塑造。
柯成兴教授现任世界银行行长经济顾问委员会成员,并参与多个公共事务委员会的工作。他还在世界经济论坛、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以及多个政府部门与机构担任顾问职务。
柯成兴教授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后在哈佛大学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助理教授,以及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经济学与国际发展教授。其代表性研究成果包括《全球经济重心南移》(TheGlobal Economy’s Shifting Centre of Grav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