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召集人
郑永年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
主办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IPP)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IPP)是一家中国领先的智库,致力于政策研究与推动社会科学创新。十余年来,IPP始终秉持三项使命:第一,立足中国现代化经验,推动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的创新;第二,产出高质量的政策研究成果;第三,围绕全球重大议题,促进不同地区学者、业界专家与政策制定者之间的国际对话。
IPP由莫道明教授于2012年创办,现由郑永年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主席。过去十年,IPP的研究工作主要聚焦于三个领域:中国的外交政策、科技与产业政策,以及社会政策。IPP学者于2014年率先提出“环珠江口湾区”倡议,在学界引发广泛讨论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经过5年的反复论证,这一概念最终于2019年上升为国家战略,形成《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IPP还围绕中国对外事务撰写了大量政策报告,涵盖中美关系、中国周边外交、“一带一路”倡议等主题。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确定IPP为“外交部政策研究课题重点合作单位”。
IPP始终致力于通过全球交流,提升中国的学术与政策研究水平。近十年来,IPP举办了11场国际会议,同时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合作举办了大量专题研讨会与学术讲座。2013年,哈佛大学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傅高义(Ezra F. Vogel)受聘为IPP荣誉教授。次年,研究院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联合主办“中国经济改革前景”国际会议。IPP历届国际会议重要嘉宾包括林毅夫教授、巴里·布赞(Barry Buzan)教授、黄铠教授等。近年来,IPP围绕中国经济发展与全球秩序演变等重大议题,积极开展或参与国际学术讨论,持续加强与全球学界的互动与合作。
IPP研究团队在社会学、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和国际关系等学科领域发表了大量成果。2020年,IPP推出了《IPP中国公共政策前沿研究》丛书,融合原创性研究与理论创新,力图为快速发展的中国公共政策格局提供新的洞见。迄今为止,该丛书已经出版八部专著,主题涵盖中国的国际关系、中国香港地区的住房管理和中国医疗体系等。展望未来,IPP将继续开展严谨且富有前瞻性的研究,深入阐释中国式现代化及其与世界的关系。
组委会成员
陈佳慧、郭海、黄日升、李彩霞、李明令、梁海玲、刘金程、刘深、徐伟钧、王焱、杨庭轩、张心旖、周浩锴、周盈、朱雁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