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晨野:“印太经济框架”供应链协定生效之际,全球发展格局如何演变?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06日来源:公共政策研究院浏览次数:170

图片


近日,“印太经济框架”(IPEF)中有关强化供应链的协定将生效,这是美国主导在2022年5月启动的IPEF的代表性成果,更是印太地区重要贸易和经济倡议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体现。


实际上,随着印太地区经贸协定的谈判、签署以及生效越来越频繁,“印太地区”已被各利益相关方视作一个有助于扩大本国生存空间的重要区域,“印太”战略亦成为各国战略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


此外,考虑到现阶段的自由贸易协定都包含大量与数字经贸规则相关的内容,印太经贸协定与印太地区的活跃对于全球数字经济的发展亦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据此,本文聚焦印太地区经贸协定的谈判进展情况,以分析其对主要国家发展、国际格局以及全球数字贸易规则构建可能带来的影响。

01
印太地区经贸协定的谈判进展情况



(一)印太经济框架(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 for Prosperity ,简称IPEF)


“印太经济框架”是印太地区经贸协定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框架由美国总统拜登在2021年10月在东亚峰会上首次提出,旨在增进各国经济的健强性、可持续性、包容性、经济增长、公平性和竞争力[2],包括美国、日本、韩国、印度等14个国家。


自2022年5月谈判启动以来,IPEF参与国在2022年12月至2023年11月期间举行七轮现场谈判,以“贸易”、“供应链”、“清洁经济”和“公平经济”这4个领域为对象推进磋商,并已谈妥“贸易”之外的3个领域[3]


其中,在数字贸易领域,根据2023年4月美国提交的拟议文本[4],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强调促进数字经济对中小微企业的包容性、可持续增长,其主要目的在于推动东盟优势产业的发展,原因在于中小微企业是东盟的核心主体[5]


二是强调可信、安全的跨境数据流通和获取以及解决弥合数字鸿沟的挑战以促进数字公平。


与其他贸易协定相比,IPEF不涉及市场准入和关税减免,属于非典型的自贸协定,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其他国家同意采取高标准规则的重要激励。


且IPEF协议最终可能采取“行政协定”的形式,以及其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并接受争端解决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因此,IPEF在吸引其伙伴和确保有约束力的承诺方面有局限性。


除协议本身的影响外,从IPEF其他成员国的经济和政治现实来看,各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产业和行业特点、优先关注议题等都存在差异,同样会导致该框架未来发展存在不确定性。


但IPEF的推进也存在诸多利好因素。


一方面,无论是从经济接触与经贸规则塑造,还是地缘战略与地缘经济竞争的角度来看,印太经济框架都是美国提升其“领导地位”以及平衡中国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美国仍将积极推动IPEF贸易协定的谈判。


另一方面,印太经济框架的成员国相互间在经贸领域的紧密关系,包括已签署的双边和多边经贸协定和不断开展的经贸对话与沟通,都有利于成员国在重要议题方面形成共识,进而推动IPEF的下一步谈判。


(二)双边或多边自贸协定


印太地区双边或多边的自贸协定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IPEF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协定,另一种其他国家与印太经济体的贸易协定。


目前,这两种类型的贸易协定的谈判都较为活跃,特别是印度,其贸易谈判在经历了漫长的停滞期后,近些年开始了密集的重启或新增。


例如,印度与澳大利亚于2021年9月重启全面经济合作协定的谈判,并于2022年4月签署的《印度-澳大利亚经济合作与贸易协定》(ECTA),这是印度在过去十年中与发达国家达成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为印度商品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市场,且主要依赖进口的澳大利亚也将“受益匪浅”[6]


《印度斯坦时报》指出,印度和澳大利亚还在努力制定一项更全面的经济合作协议(CECA),以在数字贸易、政府采购等领域建立经济合作与贸易协定[6]。2023年,据《NEWS1》报道,印度还要求与韩国、日本朝着“更加均衡、公平”的方向重新商签自由贸易协定[7]


除IPEF涉及到的成员国以外,印度正在开展的贸易谈判涉及的国家或地区还包括欧盟、英国、以色列等。


据《印度斯坦时报》报道,印度和欧盟于2024年2月在新德里开始第七轮关于自由贸易协定(FTA)的谈判,同时就投资保护协定(IPA)和地理标志(GI)条约进行谈判[8],并且过去两年欧印接触的过程中,双方将数字与技术合作视为关键领域,启动技术与贸易委员会以提供制度保障[9]


在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期间,印度与英国举行了十二次谈判,在多领域加强紧密关系。


除印度外,印太地区其他国家也在积极开展双边贸易协定的谈判。例如,澳大利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尼、泰国等国家分别与欧盟开展双边FTA谈判。


2023年2月,新加坡和欧盟正式签署《欧盟——新加坡数字伙伴关系协定》(EUSDP),全面促进双边数字领域的合作,这是双边数字领域合作的一个总体框架,其中包括跨境数字经济的核心,如促进数字贸易便利、可靠的数据流通、电子支付、标准和一致性。

02
印太地区经贸协定与全球发展格局


随着IPEF的正式启动与谈判的持续推进,其所带来的潜在影响可能将逐渐转化为实际效果,并从地缘战略、规则塑造等多个维度影响世界各国的发展。


特别是除IPEF外,“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以下简称“RCEP”)与CPTPP同为以亚太地区为中心的自由贸易协定,未来三个框架之间共存与竞争的态势必将对全球局势带来影响。

原因在于:一是三个框架包含的成员国存在高度的相似性,但中心国家又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可视化IPEF、RCEP、CPTPP成员国关联图以及对比成员间的贸易网络可以看出,美国和中国分别是IPEF和RCEP的中心国家,CPTPP呈现多中心态势,还有部分国家同时处于两个或三个框架之下。


二是三个框架的体量存在差距。IPEF成员国占全球GDP的40.2%,全球贸易额的28.5%,全球人口的33.0%。与RCEP相比,IPEF成员国GDP和人口体量更大,贸易体量更小。与CPTPP相比,IPEF成员国在GDP、贸易与人口方面都具有更大的体量[10]


三是IPEF在协定内容上与RCEP和CPTPP存在明显差别。IPEF不在局限于传统自由贸易协定关心的问题,更关注数字贸易、供应链,清洁能源和反腐等新产生的贸易规则相关问题,这些问题更加灵活,更难在全球范围达成一致,而在一定范围内则更有可能形成共识,这使得IPEF在作用领域、途径上有别于传统区域一体化协定[11]

图片

图1:IPEF、RCEP、CPTPP成员国关联图

图片

资料来源:国际经贸规则量化分析报告 | 印太经济框架(IPEF)供应链协议解读与分析 | 2023年第9期(总第14期)

https://mp.weixin.qq.com/s/OyYvI59KNPGXRyW1_SpVFg


聚焦到具体国家来看三大框架的影响,首先,“印太经济框架”是美国整体“印太战略”的一个基本要素,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以及新兴贸易领域的出现,美国影响力的可持续性受到威胁,通过为 IPEF 成员国提供“菜单式”的加入选择满足成员国需求,以及参与地区合作和多边机制的建设,美国可以更好地与印太地区国家建立合作关系,以期建立新的影响力,同时也可以在全球化和多极化的背景下,更好地维护其国际地位和利益[10]


此外,无论美国政府如何更迭,历届美国政府都致力于塑造21世界经济和贸易规则,随着其退出CPTPP,IPEF成为美国塑造印太地区和世界经济与贸易规则之努力的一部分[12]


与IPEF不同的是,RCEP起源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国家联合自强的内生需求,其侧重打造更包容、开放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对于中国而言,它是目前中国参与的规格最高、影响最深远的超大型自贸协定,表明中国与亚太国家的经济合作关系将得到实质性的强化,这对国际经贸秩序的重塑以及地缘政治格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特别是RCEP实施两年来,在各成员国的通力合作下,区域贸易成本大幅降低,产业链供应链联系更加紧密,各成员间的贸易往来更加密切。


中国作为成员国中最大的经济体,既从RCEP生效实施中获益,也是RCEP合作的重要贡献者,对促进区域贸易投资和经济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影响力也得到了切实的提升。


除了中美两国以外,印度作为印太地区的核心国家值得重点关注。


近年来,印度经济增长强劲,世界银行预计,印度将是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经济预测指出,到2028年,印度可望成为仅次于美国和中国的全球第三大经济体[13]


印度希望成为经济强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贸易的驱动,而其他国家也需要印度的庞大市场,选择加入IPEF将为印度迎来深化与东盟经济合作的机遇,且IPEF高度灵活的加入机制也给印度提供了较大的“回旋空间”,例如,印度加入了除“贸易”以外的三个支柱。


但这并不意味着印度实施保护主义和反对自由贸易,例如,印度于2022年先后与阿联酋和澳大利亚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并正与多国进行贸易谈判。随着IPEF协定的内容逐渐生效,印度受到的影响也将变得更加深刻和广泛。


以日本、新加坡为代表的7个国家同时是IPEF、RCEP、CPTPP三个框架下的成员,韩国、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同属于IPEF和RCEP。同时隶属于多个框架协议可能会使得上述国家处于更加有利的位置,但不同框架的性质、目标以及内容的差异也会在使得其在谈判上面临一定的困难。


此外,随着印太地区经贸协定愈发的活跃,“印太地区”还是“亚太地区”也将引发更多对于区域的思考。


亚太地区的想法在冷战期间得到普及,并且在三大经济体美国、日本和中国以及在冷战的推动下,使得亚太地区成为了一个偏离常规的区域地理边界,一个政治—经济—战略空间,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建构”的空间[14]。但印度被排除在区域空间之外。


但随着印度在1991年实施经济自由化,并着眼于国内发展任务后,特别是近两年印度强势的经济崛起以及一反常态的开展自由贸易的谈判,印度以及印太地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并已被各利益相关方视作一个有助于扩大本国生存空间的重要区域,“印太”战略亦成为各国战略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2023年7月,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哈贝克于在印度进行访问,据德国《商报》报道,这是德国经济部长11年来首访印度,其背后的原因是印度对德国和欧洲都变得越来越重要[15]


一方面,以印度为代表的印太地区非常活跃,另一方面,其他国家对印度和印太地区展示出了浓厚的兴趣,这种双向的态度有利于促进贸易协定的谈判与推进,进而促进印太地区概念的形成,提升印太地区的影响力,使其成为新兴世界秩序中地缘政治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亚太地区”在话语权、影响力与领导力之间形成竞争,进一步演变为大国地缘政治竞争的“新战场”。


最后,在数字贸易规则的构建上,考虑到IPEF中关于贸易的协议内容尚未达成一致,其所带来的影响仍需进行持续的观察。


但IPEF核心国家印度、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签署的其他经贸协定中涉及的数字贸易规则,直接或间接的引入了“美式模板”的关键议题,特别是在“数据流通和获取”、”数字知识产权保护”、”数字产品非歧视性待遇”等方面,从而有利于“美式模板”的扩张。


为此,中国仍需进一步扩大开放水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RCEP参与国中与印太经济体存在大面积交叉,要从双边、区域和多边层面推动亚太地区国家间经济合作,通过强化规则建构能力以提升话语权,以更好地应对印太地区的影响。

图片

“印太经济框架”核心国家/地区对美式数字贸易规则的扩展广度资料来源:陈寰琦,曾伟冯.“印太经济框架”下美式数字贸易规则的扩展广度和深度分析[J].国际商务研究,2023,44(03):86-101.



参考文献:

[1]廖欢:各国对印太地理范围的认知差异说明了什么_澎湃号·政务_澎湃新闻-The Paper

[2]有关印太经济繁荣框架的声明 - 美国驻华大使馆和领事馆 (usembassy-china.org.cn)

[3]IPEF供应链协定224日生效 (kyodonews.net)

[4]IPEF Pillar 1 text summaries USTR April 2023.pdf

[5]陈寰琦,曾伟冯.“印太经济框架”下美式数字贸易规则的扩展广度和深度分析[J].国际商务研究,2023,44(03):86-101.

[6]印澳经贸协定正式生效,印媒:印度商品将获得一个巨大的市场_全球速报_澎湃新闻-The Paper

[7]印度要求与韩国、日本重新商签自由贸易协定 (mofcom.gov.cn)

[8]印度、欧盟将于今天开始第七轮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成员国_网易订阅 (163.com)

[9]印太战略视角下欧盟与印度关系的新发展 - 国际论坛 - 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术期刊网 (bfsujournals.com)

[10]国际经贸规则量化分析报告 | 印太经济框架(IPEF)供应链协议解读与分析 | 2023年第9期(总第14期)https://mp.weixin.qq.com/s/OyYvI59KNPGXRyW1_SpVFg

[11]王孝松,李彤,陈燕.美国以印太经济框架构建新影响力网络的逻辑与效应[J].东北亚论坛, 2023, 32(5):99-114.

[12]仇朝兵. “印太经济框架:进展、 内容、前景与影响中国周边关系蓝皮书(2023):266-298.

[13]印度经济展望:经济增长按下加速键” - Peak Re (peak-re.com)

[14]对区域的重新思考:亚太地区还是印太地区?https://mp.weixin.qq.com/s/-mosFud7u29xc7QrkdfU1g

[15]德经济部长11年来首访印度,德媒:推动欧印达成自贸协定是重头戏” (gmw.cn)


★本文作者:

赵晨野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助理/政策分析师



点击链接阅读更多赵晨野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