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观察(2024.1.7—1.13)
政客年轻化成趋势
法国34岁的最年轻总理阿塔尔上任,搭配39岁时当选法国总统的马克龙,打破了传统政客青睐的“老少配”模式。环顾全球,“干部年轻化”已成趋势,大多数年轻政客都有鲜明的“反建制”标签及更为激进的左派或右派主张,反映出各国民众对传统政治的不满。全球政治选举大年,或能见到更多新面孔。
安哥拉退出OPEC
安哥拉突然宣布退出OPEC,官方原因为原油生产配额受限,然其内在原因更为复杂:一方面,安哥拉原油超九成出口国际市场,对石油收入依赖严重,退出OPEC有助更好实现自主生产和出口,进而利用国际油价波动最大化收入;另一方面,受制于新能源产业冲击和国内政治动荡,安哥拉近年原油产量日益萎缩,未来生产潜力有限,因而有动力“再赚最后一笔”。
网络事件警示舆情风险
“违法开除员工”事件持续发酵,意外牵涉中国芯片产业“内幕”,甚至可能进一步引发中美之间的知识产权争议。背后传播趋势值得深思:其一,社交媒体时代,社会争议事件发生与传播效应愈发难料;其二,经济增速下降等因素叠加下,行业“潜规则”、“脏事”接连被曝光,舆论关注方向难以预计,尤其针对过去一段时间野蛮和快速增长的某些行业,这一现象将会更加明显。
台湾选举冷与热
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白热化,内地舆论场中热度却不高。一方面,此次选举的候选人政治主张普遍难以令内地民众满意——当前形势下,无论哪方当选,均无“极独”或“速统”可能。另一方面,复杂形势下,过多的民间舆论参与而形成特定的舆论取向,可能会影响未来官方政策转圜的空间——佩洛西事件的负面教训值得吸取。相映成趣的是岛内对“中国因素”的大肆炒作。“冷与热”的鲜明对比,反映双方对形势的不同预判。
汽车价格战再开打
开年不久,特斯拉再次打响新能源汽车价格战首枪。降价的底气,除了特斯拉本身较高的利润率之外,还有国外市场较高市场占有率和近期锂电池原料价格的大幅下降。国内汽车市场的连锁反应恐难避免:一是国产新势力品牌的跟进降价;二是部分二三线品牌掉队乃至倒闭,新品牌入局的机会窗口逐渐关闭;三是消费者的持币观望;四是价格上已极具性价比的燃油车,或再掀去库存高潮;五是国内市场难扩张,海外市场将决定国产品牌存亡。
本期观察执笔:刘深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新媒体主管
※以上内容仅代表研究人员个人观点,不代表机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