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IPP传播
郑永年|中等技术陷阱: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挑战(2024)
【关于本书】
作者:郑永年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社页数:224
ISBN:9787521764598
出版时间:2024年6月1日
何谓“中等技术陷阱”? 陷入中等技术陷阱有哪些情形? 我国目前与发达经济体的差距在哪里? 如何准确把握当下内外部环境? 长期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有何教训? 中国如何跨越中等技术陷阱? …… 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内部现代化和外部全球化的互相加持,但面对当下外部环境随时发生重大变化的现状,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完成下一阶段现代化的目标,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对此,作者基于国际和国内发展经验与教训,创新性地提出“中等技术陷阱”,并展开详细论述,明晰发展逻辑,为未来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思路。
【关于作者】
郑永年,中国问题专家,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博士,曾执教北大,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中国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国际中国研究杂志》(国际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和《东亚政策》主编,罗特里奇出版社《中国政策丛书》主编和世界科技书局《当代中国研究丛书》共同主编。历任北京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系助教、讲师,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资深研究员,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教授和研究主任。先后获得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会/麦克阿瑟基金会(1995~1997)和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2003~2005)研究基金的资助。
主要从事中国内部转型及其外部关系研究。近年来,先后出版专著20多部。其中,英文著作7部、中文著作22部,包括《未来三十年》《中国模式》《不确定的未来》《通往大国之路》《改革及其敌人》等。先后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如在《比较政治研究》《政治科学季刊》《第三世界季刊》等期刊上。
【本书目录】
前言
01 为什么会产生“中等技术陷阱”现象
02 中国的中等技术水平现状
03 制约中国跨越“中等技术陷阱”的外部环境
04 跨越或者陷入“中等技术陷阱”的国际经验教训借鉴
开放促使强大
封闭导致落后
05 如何跨越“中等技术陷阱”
开放与跨越“中等技术陷阱”
跨越“中等技术陷阱”的三大条件
创新的“三位一体”模式
苏联为什么会失败?
美国为什么能成功?
如何改进中国基础科研系统
区分基础科研和应用技术
确立科学人口培养系统
建立与科学研究相适应的管理体系
建设与科学研究相适应的软基建
改革目前的科研评审制度
如何改进中国的应用技术系统
改善“技术人口”的培养系统
促进隐性技术知识积累需要克服激励扭曲问题
确立企业在应用技术转化中的主体地位
建设开放的工业实验室体系
进行区域劳动分工
如何构建金融服务系统
金融是基础科研和应用技术最有效的“协调者”
国有资本在风投中的角色
政府的协调作用
民间风投的角色
科技规则、规制、标准建设与跨越“中等技术陷阱”
对内:建设科技领域的全国统一大市场
对外:推动中国科技领域规则、规制和标准“接轨”和“走出去”
科技和创新政策的“双轨制”
建立面向民营部门的科技和创新政策“新轨”
改革面向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和创新政策“老轨”
构建开放的企业系统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