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林辉煌|花村肖像:转型中国的农民生活
为什么县乡政府感兴趣的大事,常常不是广大农民真正感兴趣的大事?为什么买酱油的钱不能用来买醋?为什么农民的真实需求很难进入到财政资源的分配过程之中?
林辉煌研究员的新书《花村肖像:转型中国的农民生活》,将对上述问题做出生动解答。本书由著名学者郑永年教授、黄宗智教授、吴重庆教师联合推荐,值得所有关注资源下乡、社会转型、基层治理、中国农民生活和中国现实问题的读者阅读参考。
本书是基于深度调研写作而成的非虚构文学作品。花村如同中国大地上千万个村庄一样,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庄。在两种时代浪潮——市场化和城市化所带来的乡村社会变迁、近年来国家资源不断涌入农村所带来的基层治理变革的影响之下,生活在花村的不同的农民,呈现出纷繁复杂的生命故事。两种浪潮相互交织,共同形塑了中国农村普罗大众的生活形态和行为逻辑。
本书由著名学者郑永年教授、黄宗智教授、吴重庆教师联合推荐,值得所有关注资源下乡、社会转型、基层治理、中国农民生活和中国现实问题的读者阅读参考。
-专家推荐-
郑永年
-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
这本书以深度访谈为基础,用故事的方式来呈现当前中国农民的生活形态,读起来生动活泼。对中国农村真实情况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看这本书。
黄宗智
-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校区历史系教授
-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暨法学院讲座教授
这是一本简白易读而充满真实感的著作。它对乡镇政府和基层干部的论析尤其细致深入,说明他们出于好心好意想为农村带来一系列城市视角下的发展,讲究的是产业化和企业化、规模化、旅游、景观、餐饮、农家乐、卫生等。
但那些主要都是来自由上而下的城市视野中的“发展”,花费巨大,所欠缺的则是,由下而上的农民积极响应和参与。在被认作典范的“花村”,他们所导致的仅是脱离基本实际和农民意愿的变化,亟需反思。
吴重庆
- 中山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
- 华南农村研究中心主任
这本书很有趣!作者把田野调研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将转型中国的农民生活的复杂性,呈现在读者面前。值得一读!
-关于本书-
本书是基于深度调研写作而成的非虚构文学作品。
花村是中国中部地区的一个普通农村。就像其他农村一样,花村的年轻人大多是外出务工,在村种田的以中老年人为主,所种之物,无非也是水稻和瓜果、花生之类的常见作物。在两种时代浪潮的浸淫之下,生活在花村的不同类型的农民,呈现出了纷繁复杂的生命故事。如果说第一种时代浪潮是市场化和城市化所带来的乡村社会变迁,那么第二种时代浪潮则是近年来国家资源不断涌入农村所带来的基层治理变革。这两种浪潮相互交织,共同形塑了普罗大众的生活形态和行为逻辑。
通过描画花村这一普通农村的人群肖像,本书希望能够以小见大,纪实性地向读者展现正处于巨大转型的当代中国乡村切片。
本书涉及30多位人物,他们都是普通的村民,普通的村干部和普通的乡镇干部。有的村民外出打工被抢劫、被逼婚,有的65岁了还在种田以维持脆弱的尊严,有的成了专业的农机手走南闯北,还有的则经营着农家乐勉力维生……就像所有农民一样,他们为收成之年而开怀大笑,为人生挫败而苦闷不已,也为政府的某些行为感到困扰。
那些普通的村干部和乡镇干部,为了更好地治理花村而使出浑身解数,有的忙于各种材料工作,有的天天外出开会,有的忙着拆除农民的厨房,有的一门心思想着怎么帮农民把柴火摆出艺术感,还有的则为如何把花村打造成远近闻名的亮点而四处奔波……就像所有普通的基层干部一样,他们在国家资源下乡和乡村社会转型的大变局中面临着不少新的机会,以及更多的迷茫。
本书共有七章。第一章到第四章讲的是花村不同农民的生计模式和生活形态,第五章到第七章讲的是乡村干部治理花村的技术,以及由此引发干群之间复杂的冲突与博弈。
-作者简介-
林辉煌,社会学博士,福建长泰人。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副院长兼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社会治理与社会政策研究。
十几年来,作者一直行走于祖国的基层社会,足迹遍布18个省份。每到一村,短则三五天,长则八九天,时间最长的要数每年7月份20天的驻村调研。迄今为止,他的田野调研总时长超过800天。
学术研究方面,作者在国际知名出版社Palgrave Macmillan出版了英文专著Petition Against the Police: Conflicts Between Police and Civilians in China, 2003–2012,中文著作则有《中国农地制度:农户、集体与国家的互动》,《全域共兴:振乡扶民实践与创新》(合著)。在China: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Rural China: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istory and Social Science、《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中国行政管理》、《经济社会体制比较》、《中国农村观察》、《开放时代》等权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多篇。
学术写作之余,作者热衷于撰写不同风格的随笔,尤其是非虚构文学的写作。目前,他已完成两部非虚构文学的书稿,一部聚焦于村庄(即《花村肖像》),一部聚焦于乡镇。第三本正在撰写的非虚构文学书稿将聚焦于县域。
他曾就“村霸”议题接受侠客岛采访,采访文章《“村霸”背后的问题,绝不简单》在数小时内达到10万+的阅读量。他在虎嗅公众号上的文章《为什么你买不到好的水果?》,也是在数小时内达到10万+的阅读量。由其团队主理的公众号“行业研习”,被评为“虎嗅2020年年度十大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