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ipp
2022年IPP国际会议日程(附报名方式)
2022年公共政策研究院国际会议
中国与世界的共同富裕之道
会议主席:郑永年教授,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
主办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
会议时间:2022年8月20—21日
会议形式:ZOOM线上会议
主题简介
共同富裕是中国政府在完成消除国内绝对贫困的历史性任务之后提出的又一宏伟目标。不仅对于中国,对于世界大部分国家来说,共同富裕也始终是一种理想状态,未来如何实现,并没有现成的样板和答案。但我们可以从全球的、历史的、综合的视角加以思索,以寻求一切可能的途径。
在现实中,由于各国的资源禀赋、政治经济体制、社会组织方式、国际环境等因素存在巨大差异,很难找到简单划一的法则去追求富裕和实现公平分配,各国都是在特定的条件和环境下依靠经验和实践发展出特有的财富追求和分配模式,呈现出多元化的形态,如斯堪的纳维亚的高税收高福利模式、英美的自由市场主导模式、东亚的生产性福利模式等等。如果我们把时间放长,历史上曾经存在的案例就更多了,如苏联的计划经济分配模式。这些丰富的案例为我们探索共同富裕的路径提供了警示和借鉴。
中国这样的大国,在共同富裕方面也注定要形成自己的特色。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中国试图在经济极不发达的情况下建立“均贫富”的人民公社制度,结果证明此路不通。改革开放之后,政府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采取“允许一部分人先富,先富带后富”的策略。但在激进的市场化潮流中,“先富”政策的带动效应在减弱,社会的贫富差距在拉大。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目前谈论得最多的是“三次分配”的思路,一般认为,初次分配讲效率,再次分配讲公平,第三次分配讲道德;三次分配要协调配套。这个思路可以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论框架,但仍需不断地完善和充实,例如,效率、公平、道德三者是否在各次分配中泾渭分明?各次分配的行为主体如何互动?第三次分配的制度怎么设计?这些都需要加以探讨和研究。
在财富分配的互动关系中,政府、企业、劳动者是核心行为主体,而其中又以政府最为重要。在中国,经济发展和保障民生是政府合法性的来源,因此就成为政府的天然责任。中国各级政府掌控和调配着大量的财政和经济资源,拥有强有力的市场管制权力,这些条件都有利于政府在调节财富分配中可为和有为。在其他国家,政府的角色和能力有很大的不同,但无论它作为还是不作为,都会对财富分配产生巨大的影响,并导致不同的后果。例如,近年来美国民粹主义的崛起与社会的撕裂与政府在财富分配中的能力弱化不无关系。
我们也不应忽视技术变革塑造共同富裕路径的多种可能性。科技创新速度的加快是我们所处时代的最大特征,这些不断涌现的创新冲击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财富的分配方式,最明显的就是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例如,互联网经济平台为人们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更灵活的就业方式,更充分地利用了劳动资源,从而为人们参与社会财富分配打开了新的窗户。但与此同时,由于摆脱了传统的劳动契约关系,经济平台并不需要对利用它的劳动者的福利负责,因此有可能形成新的不合理的劳动关系。这些技术是在加剧贫富分化还是促进共同富裕,或者兼而有之,我们远未看清其中的后果,对其进行深入探讨有助于我们趋利避害。
财富分配的现状是财富分配制度的结果,而分配制度则嵌入在一个更大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系统当中。实现共同富裕必然要触动既有的制度系统,而且还不是小修小补的问题。共同富裕需要新的制度支撑体系,例如,在经济制度上,要更多地抑制大企业的市场垄断势力,向中小企业和劳动力让渡利益空间;在政治制度上,国家权威要增强人民性,平衡各阶层的政治权力配比;在社会福利制度上,要减少消耗性福利保障,培育可持续的生产性福利。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总之,实现共同富裕意味着制度的变革,它有可能是渐进的,也有可能是激进的。
当前,新冠疫情全球化和大国之间的紧张关系为各国内部实现共同富裕、构建公平社会增添了新的变数,未来何去何从?2022年的IPP国际会议将诚邀世界各国的学者、企业家、党政官员,围绕上述诸多重要议题,展开对实现共同富裕的思考与探讨,以期为中国及世界创造更公平、进步和繁荣的社会贡献出自己的智慧。
会议议程
|
||
8:50—9:10 |
会议报到&欢迎致辞 |
|
8:50—9:00 |
会议报到 |
|
9:00—9:10 |
欢迎致辞 朱敏教授 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 |
|
主题演讲 9:10—9:50 |
林毅夫教授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 |
|
9:50—10:00 |
休息 |
|
议题一: 10:00—11:20
|
中国的实践与理论 主持人:张锋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 |
|
10:00—10:20 |
孔祥智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
|
10:20—10:40 |
王春光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
|
10:40—11:00 |
David S G Goodman教授 悉尼大学文学与社会科学学院 |
|
11:00—11:20 |
问答环节 |
|
11:20—14:20 |
休息 |
|
议题二: 14:20—15:40
|
盎格鲁-撒克逊:自由市场、贫富差距与政府责任 主持人:钱继伟博士 |
|
14:20—14:40 |
Hans d’ Orville教授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 |
|
14:40—15:00 |
Mehri Madarshahi教授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 |
|
15:00—15:20 |
Stefan Schmalz教授 德国埃尔福特大学经济、法律和社会科学学院 |
|
15:20—15:40 |
问答环节 |
|
15:40—15:50 |
休息 |
|
议题三: 15:50—17:10
|
欧洲:促进全社会发展的高福利制度 主持人:Mehri Madarshahi教授 |
|
15:50—16:10
|
Yannick Vanderborght教授 比利时布鲁塞尔圣路易斯大学政治学 |
|
16:10—16:30 |
熊跃根教授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
|
16:30—16:50
|
Krzysztof Hagemejer教授 德国波恩-莱茵-齐格应用技术大学社会政策与社会保障研究 |
|
16:50—17:10 |
问答环节 |
|
8月21日(星期日) |
|
|
主题演讲 9:00—9:40 |
郑永年教授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 |
|
9:40—9:50 |
休息 |
|
议题四: 9:50—11:10
|
新技术与共同富裕的路径 主持人:Boy Luethje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 |
|
9:50—10:10
|
Florian Butollo副教授 德国柏林魏森鲍姆研究所数字工作研究中心 |
|
10:10—10:30
|
Gary Gereffi教授 美国杜克大学社会学系 |
|
10:30—10:50 |
1. Anton Malkin助理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 2. 黄平博士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社会科学交叉学科研究中心 |
|
10:50—11:10 |
问答环节 |
|
11:10—13:00 |
休息 |
|
主题演讲 13:00—13:40 |
Thomas Pogge教授 美国耶鲁大学哲学系 |
|
13:40—13:50 |
休息 |
|
议题五: 13:50—15:10
|
共同富裕的理论视角 主持人:Hans d’ Orville教授 |
|
13:50—14:10 |
蔡昉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 |
|
14:10—14:30
|
Michael Dunford教授 英国萨塞克斯大学全球研究学院 |
|
14:30—14:50 |
赵忠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
|
14:50—15:10 |
问答环节 |
|
15:10—15:20 |
休息 |
|
议题六: 15:20—16:40
|
东亚:中产阶级社会的构建 主持人:陈惠云研究员,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 |
|
15:20—15:40 |
今井顺教授 上智大学综合人文科学学院社会学系 |
|
15:40—16:00 |
韩相震教授 韩国首尔大学社会学系 |
|
16:00—16:20
|
钱继伟博士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 |
|
16:20—16:40 |
问答环节 |
|
16:40 |
结束语 |
|
参会方式
1. 有意参会者,请于2022年8月17日10:00前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报名。
请注意:本次会议实名制免费参加,但因线上会议名额有限,通过组委会最终审核者才能获得参会名额,8月19日前组委会将通过register@ipp.org.cn邮箱发送线上参会指引,请按时根据指引参会。
2. 咨询方式:在IPP评论微信公众号报名推文后写评论留言。